图片
每当春天,蛙声响起,《小蝌蚪找妈妈》中精彩片段就在我脑海中闪现。
图片
三十多年前,我们在低矮的教室里,坐在小板凳上,两手交叉放在泥台上,听老师朗读《小蝌蚪找妈妈》。
我们的杨老师,美丽而端庄。梳着一对乌黑的长辫子,面似桃花,我们喜欢她,也喜欢她的课。
她的声音是甜美的,在她的朗读声中,我们似乎看到那可爱的小蝌蚪在水中,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,感受到寻找妈妈时的焦急心情,找到妈妈时的快乐。
忽然,觉得青蛙的成长的经历如此有趣。想马上奔向河边去,去与河中的青蛙聊聊,我们学的课文是真的吗?真的会遇到乌龟、鲤鱼吗?还是遇到其他的鱼吗,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?我们想知道。
图片
后来,杨老师带领我们演了课本剧。杨老师演青蛙妈妈。我们三、四十只小蝌蚪在学校的操场上,一会儿“游”到东,一会儿“游”到西。
我还清楚得记得,杨老师当时蹲在一个粉笔在地上画得荷叶上,我们这群小蝌蚪找到妈妈时,我们都“后腿”一蹬,向前一跳,蹦到了荷叶上,与老师嚷着要去捉害虫。杨老师抚摸着我们的头。
这篇课文,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。从此,我们经常到河边,盼望着春天快点来到,早点与可爱的小蝌蚪相遇。
图片
第二年的春天,听到第一声蛙叫,我们班的同学就结伴奔向河边,看到清澈的河中,水草旁边有一团团带着小黑点的透明的泡沫,我们知道那里面有小蝌蚪,我们都静静的观察着它们,希望他们快点长大。
过了几天,小蝌蚪大大的脑袋,灰黑色的身子,甩着长长的尾巴,在水中游来游去,似乎真在找妈妈。
我们希望他们能快点找到妈妈,有几个大胆的男生捉了青蛙放在水中,可是,我们失望了,小蝌蚪与青蛙妈妈像是陌路人,各自游走去,我们想也许捉错了,它们本来就不是一家人,试了几次都是如此。
图片
我们把自己的疑惑告诉老师,老师笑了。
思索了片刻告诉我们,每个只小蝌蚪的成长都需要自己的努力,在努力中才会找到正确的方向,遇到正确的人和事。并告诉我们不要去打扰小蝌蚪,他们会自己的成长中找到妈妈的。
老师的话我们似懂非懂。
后来,随着年级的升高,年龄的增加,我知道这是童话故事,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青蛙的成长过程。
图片
后来,我也成了一名小学语文教师,每次学习《小蝌蚪找妈妈》我都有一种别样的情愫。想起我们在小学做的“傻事”,不仅感叹。
我也和我的学生一起演《小蝌蚪找妈妈》。
现在的孩子接触的知识丰富,真有见多识广的样子,再也不会像我们那样做“傻事”。他们的思路被打开,他们开始了自己的创作,他们会根据小动物的特性,编出不同的童话,如《小鸭子找妈妈》《小公鸡找妈妈》《小蝴蝶找妈妈》……他们古怪精灵。《小蝴蝶找妈妈》还写出了不屈向前的斗志。
经典的童话,润泽着孩子的心灵,伴随着孩子成长。
图片
■作者:何燕 ■编辑:王晓松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Powered by 11选五各种投注方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